欢迎您访问十三师政务网门户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红星往事>> 正文
向盐碱宣战
来源:兵团第十三师   作者:史志办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7-12-04 15:22:33
 

红星二场职工挖掘的土碱

 

自古哈密多盐碱,六十碱层盖上边。

今向盐碱来宣战,看你盐碱那里钻。

哈密地区是新疆有名的重盐碱之地,当时红星一场所在地二道湖,红星二场所在地火石泉,都是哈密的大碱窝子,土壤含碱量平均在10℅—20℅,最高的达到40℅—60℅的厚度,碱层下面还有1015厘米的芒硝结晶体和苏打结晶体,凝结成坚硬的板块,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人们说它是“无风一片白,风起白满天”,这就是当时对自然环境的写照。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广大军垦战士勇敢的向盐碱发起挑战。

如何治碱?这是摆在当时部队战士面前的一大难题,经过反复观察和操作,大家发现了其中奥秘,就是碱由水来、碱随水去的规律,于是决定用水泡碱。

用水泡碱必须要有排水系统,于是先挖(南北)大排碱沟再挖(东西)小排碱沟,再把条田规划好,每块地约100200亩地,然后再按地块设计打支渠、斗渠和毛渠(即流水渠),再后来就是打田埂了。

挖大排碱沟是土方量最大的工程,一条大排碱沟,要管东西条田几千亩的排碱水系,向南排,流向南戈壁滩,这条排碱沟口宽五米,深2-3,底宽也有一米五,挖时,战士一条龙摆开,各挖一段,土要求甩远,挖到最底下,一锨土不能直接甩上地面,只能将土甩上半坡,第二个人再由半坡将土送上地平面,每天如此,战士干劲冲天,一天平均下来,每人要挖土方25-30立方米,一条排碱地挖好光土方量就有几十万立方米,堆在沟的两旁,就像小山包一样,这都是战士用手、用气力干出来的非凡成绩。

打治碱的地埂更为艰难,有的固碱层有60公分厚,铁锨是啃不动的,必须用十字镐挖、钢钎撬,把碱盖全揭掉,再将最底下的好土挖上来,再打埂,埂子要踩实,拍紧无空隙,否则水一泡就垮,埂子一般为高40-50厘米,碱埂围成四方块,每块约有2-3分地。但一个条田200亩地,要打多少埂子就可想而知了。

洗、泡碱任务更加繁重,完成这项任务一要有坚强的意力,二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三要有团结奋战的集体主义思想,这三条做好了,才能完成治碱任务,同志们就是这样做的。一个条田200亩地,几十道毛渠,放了十多个人,每人要看两三条毛渠的水,东西两头跑、南北交叉看,哪里埂子垮,赶紧过去堵;哪里有险情,人员集中去排除。在白天黑夜看毛渠的人员都是这样,互相照应、互相帮助,没有光顾自己闲不管别人难的现象,充分体现了集体主义思想。洗、泡碱时,虽然每人都发了高腰水靴,作为防护,但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远,为什么?因为每一个方块地的水都在40公分深,每天都要钻进水里干活,跑来跑去,放水、堵口、打坝、加埂,一不小心掉进了深坑,泥水漫过水靴,拔不出来,这时只有将腿拔出来,再把水靴拔出,放在毛渠边让它休息,人只有挽起裤腿、光着脚板,在水里干活,就这样恶性循环,日久天长人的两腿在碱水里泡的都像“红烧肉”一样,有时不防被刺草把腿划破,鲜血直流,有的同志腿划破发炎几天不好,但没有一个叫苦、叫痛的,还是照常干活不误,坚持就是胜利。

    还有更让人难受的一件事,就是晚上在地里看水每人手提一个马灯,有月亮还好,无月时漆黑一团,跑来跑去看水头,特别晚上蚊虫叮咬是十分厉害的,你前边走,蚊子后边跟,一大群嗡嗡叫,工作一紧顾不上,蚊子就往脸上爬,一摸手上都是血,有时蚊子咬得满脸都是泡,最后有一个聪明的同志,他发明了挡蚊帽,就是在草帽的一周边用白纱布缝上一圈,底下缝一条带子,然后把帽子戴在头上,下边用带子在脖子上扎紧,这样人戴上帽子往外看,什么都能看得出,但外面的蚊子从此再也不叮咬人了。在治碱的时间上,一天24小时都是两班倒,每班12小时,有时一班各占白天半天、黑夜半天。有时各班全白天、全黑夜。一个星期大换班一次,一直坚持到治完碱。在吃饭上没有吃上一顿热饭,炊事员把饭送到地里,全都凉了,天好不刮风,吃顿干净饭,天边刮起风,刮得满碗灰,赶快把饭放嘴里,热一口、冷一口,吃在肚里也难受,一时肚里咕咕叫,干起活来全忘掉。经过几年的治碱,碱被人征服了,每个战士都露出喜悦的笑脸,但也磨练了每个人的意志,吃尽了苦头,得到了甜头。从此就要开始试种了,首先在火石泉试种稻子,种稻要水养,一来用水养稻,二来又泡了碱,两全其美,当年的试种总产量不高,还有点收成.但常年种稻还是不行的,因为水比油还贵重,还是种麦子好,从此拉开了大量种麦子的序幕。(作者: 张世昌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