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十三师政务网门户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十三师动态>> 政务要闻>> 正文
【乡村行 看振兴】火箭农场:合作社架起增收“金桥”
来源:兵团第十三师   作者:新闻中心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10-21 13:39:32

专业合作社是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展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走进火箭农场各专业合作社,“有量才有话语权”“抱团取暖”这样的评价是社员们的共同心声。

有量才有话语权

“看看,这花开得多好看,那边粉紫色的晚一点才会开,到时不仅好看,还好吃。”火箭农场益康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春玲望着眼前的3000株食用菊花,眼中充满了希望。这是她今年试种的新品种,如果收益不错,这种食用菊花将在合作社广泛种植。

作为最初引进种植圣女果的人,田春玲胆大又心细,意识到干啥都要走在前头才能挣钱,所以不断引进新品种,培育过100多个新品种;意识到量大才在市场上有话语权,便积极与周边大棚种植户合作。

2014年,田春玲和丈夫郑金民一起成立了益康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统一种植、管理、销售,渐渐走上规模化种植道路。

“售价公道、收购稳定、信誉良好,还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现在种大棚越来越有信心了。”社员谭碧辉说。

这几年,该合作社还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黄瓜种植户郭光建为例,合作社给他提供种子、技术,还会签订最低收购价。黄瓜苗、肥料,大棚里的棉被、棚膜等都是从合作社购买。“货真价实,且实惠。”

郭光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黄瓜好管理,市场稳定,产量大,减去投资,每座棚大概年收入在5.5万元至6万元之间。

如今,乌鲁木齐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里,有一个专门的摊位销售该合作社种植的各类蔬菜。

社员们都说:“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省的就是挣的

在火箭农场哈密天牧源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栋栋钢构牛棚映入眼帘。牛棚内宽敞的饲料槽排列整齐,棚内380头健硕的肉牛,个个毛色发亮,膘肥体壮。

“前两天合作社刚向内地出售了200余头牛,接下来还要继续购入小牛,一年四季不得闲。”哈密天牧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新国笑着说。

哈密天牧源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主要进行安格斯、西门塔尔和新疆褐牛的养殖育肥,以“企业+合作社+基地+社员”的合作模式,全面推动肉牛产业养殖设施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先后获得师级、兵团级示范合作社荣誉称号。同时,合作社还种有320亩青贮玉米,进一步减轻了购买草料的压力。

合作社中,一部分社员通过资金入股,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按交易量年底分红;一部分社员不参与经营管理,年底实行分红。

“自己养牛的时候,一头牛每月买草料就要800元,加入合作社后,草料一个月只需要700元,出售时,活体牛平均一公斤也比散养要高2元钱。饲喂、防疫、运营,合作社都有专人管,不用社员操心。总之一句话,省的就是挣的!”社员尼牙孜·司马义说。

同时,该合作社还新建了20亩水产养殖区,投入价值5万元的鱼苗,发展团场渔业养殖,引山水养鱼,安装加压泵将水引入青贮玉米地里,玉米育肥牛,牛粪发酵后成为玉米的绝佳肥料,形成了良性闭环。

抱团取暖

眼下正值棉花采收关键期,哈密新星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的11台采棉机在棉田里穿梭,为丰收助力。

哈密新星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位于团场产业聚集园区内,现有社员28人;主要拥有采棉机11台,大马力农机具22台,中型拖拉机67台,精量播种机30台等。

哈密新星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付江录介绍,合作社中拥有的农机具涵盖从春种到秋收的全过程,种植户与合作社一旦形成了合作关系,就能成为合作社的稳定客源。“大家都知道,一年四季,地里有需要找我们就对了。与单打独斗不同,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才能长久生存。”付江录说。

合作社还通过提高服务效益、带动师域职工群众就业增收,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农忙季节,合作社聘用团场有专业播种技术的机车手36人,20天春耕春播可增收6000元至7500元。在棉花采收季节,合作社还聘请有采棉经验的职工群众60人服务秋收工作,其中技术机车手26人,50天可增收6至8万元。

近年来,师市不断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步伐,积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团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农工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经营规模逐步扩大、规范化运行水平不断提升、示范引领作用日益突显,成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

(刘妍 许娟)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