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十三师政务网门户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十三师动态>> 政务要闻>> 正文
【人勤春来早】黄田农场:“棚”勃发展 “种”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兵团第十三师   作者:十三师融媒体中心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2-28 14:26:03

2月25日,寒风依旧袭人,在黄田农场五连种植户刘海松的西葫芦大棚里,放眼望去大片的绿叶中点缀着朵朵黄花,藤蔓掩映着颗颗色泽鲜亮的西葫芦。“今年虽延后上市,但产量还不错。”刘海松摘下一颗饱满翠绿的西葫芦向记者展示。这些成熟的西葫芦将被运往哈密区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周边菜店。


“早在年前,我们就达成了合作协议,不愁销路。”刘海松说,“忙完西葫芦这座棚,就可以采摘丝瓜了,赚钱无缝衔接,还能照顾家里,可比外出打工强。”

西葫芦是一种生长迅速、易于管理的作物,具有高产高效、适应性强、成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市场需求大等发展优势,这种“短、平、快”的特点使得它成为刘海松初次尝试种植大棚的不二选择。

“这一片,我是最年轻的种植户。”刘海松打趣道,2019年,他在亲戚的推荐下在连队承包了4座大棚,种植西葫芦、丝瓜等作物。


缺乏种植经验的刘海松从网上买来相关书籍看、跟着短视频学、向周边有经验的种植户请教……渐渐地,年轻人很快就“出师”了。

“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还能投身团场建设,种菜也有新光景!”刘海松说。

近年来,黄田农场大棚果蔬种植不仅丰富了职工群众的“菜篮子”和“果盘子”,还成功拓宽了职工群众的增收渠道,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成熟的种植产业、丰富的大棚资源、贴心的技术指导吸引不少年轻人从“外出逐梦”到“回乡筑梦”。

人勤春来早,备耕正当时。眼下,正值育苗关键期,走进黄田农场万丰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大棚,育苗盘整齐排列,辣椒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社员们积极开展辣椒育苗工作,奋力跑好春耕生产“第一棒”。

黄田农场五连职工李春林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培育的品种为红龙23号,共有35座棚。“目前,辣椒苗长势良好,已有3公分高,出苗率达90%以上,预计4月8日开始移栽。”


一直以来,黄田农场不断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通过“订单育苗”的方式,带动蔬菜秧苗专业化生产和经营,该合作社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于2023年成立,先后投入200万元盘活团场部分闲置大棚。

“2024年,我们与新星市云田漠色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我们负责育苗,他们负责收购种植。”李春林说,合作社去年将30座大棚用来培育辣椒苗,其余大棚承租给种植户,收益较好,今年又增加5座棚用于培育幼苗。

“每天来大棚两三趟,升落帘子、浇水、拔草等。尤其是控制温度,就目前的生长情况来看,棚内温度必须保持在25至30度……”谈及当下大棚的日常工作,李春林娓娓道来,很难想到合作社成立前,他还是个大棚种植的“门外汉”。

“有专家到棚里提供技术指导,合作伙伴有丰富的大棚种植经验,跟着学呗!等到辣椒苗全部移栽完,我准备去新星市打点零工,离家近,赚钱渠道多,日子越过越有信心。”李春林言语间满是知足。

近年来,黄田农场以农业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立足实际,全面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走出了一条产业兴、连队美、职工群众富的“棚”勃发展之路。目前,黄田农场共有大棚600余座,主要以圣女果、丝瓜、辣椒、冬枣、葡萄等高产作物为主,已成为职工群众增收的新亮点。

“刚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团场将继续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引进新品种,比如去年年底引进的无花果、阳光玫瑰等,现已开始进行试种,成功后我们就进行推广。希望通过种植更多高效优质、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推动大棚产出再上新台阶,让职工群众底气更足。”黄田农场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副主任朱骏亮说。


(刘琼珂 李欣奕 郭静阳 郭曼玉)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