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十三师政务网门户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十三师动态>> 政务要闻>> 正文
骆驿镇: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镇
来源:兵团第十三师   作者:十三师融媒体中心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3-30 18:52:12

红星四场骆驿镇位于师市最东边,是一个边境团场。

该镇之所以冠以“红星”二字,是因其建制可追溯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战功赫赫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这支部队凭借突出功绩,被毛泽东主席授予“红星部”光荣称号,这一荣誉成为红星四场骆驿镇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

1959年4月,一支先遣队奉命来到新疆哈密巴木墩,开发创建十三师红星四场,在亘古荒原上,兵团人吹响艰苦创业的号角。1963年,团场开荒206公顷,生产粮食16.2吨,实现农业产值12.59万元。

2004年,红星二牧场并入红星四场。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团场管理格局的重大调整,也是对团场资源的重新整合,为团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2年4月27日,骆驿镇建镇挂牌,实行“团镇合一”管理模式,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红星四场骆驿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G7、G30高速公路和兰新铁路横穿而过,为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提供了极大便利。因此,这里素有“西域襟喉”“新疆东大门”之称。

红星四场骆驿镇拥有独立水源——红星渠,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坚实保障,主产棉花、葡萄、大枣等农产品。

近年来,红星四场骆驿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有大棚723座,主要种有辣椒、西红柿、沙葱、圣女果等作物。依托得天独厚的光热和风力资源,团镇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产业蓬勃兴起,推动了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红星四场骆驿镇可耕地面积达5.8万亩,实现农业产值2.37亿元,团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红星四场骆驿镇还依托巴木墩祭坛遗址、红星四渠塔水河、马鬃山等历史人文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综合实力逐步壮大的同时,红星四场骆驿镇用于民生的投入逐年增加,仅2023年至2024年,累计投入民生资金7400余万元,修建了养殖棚圈和第二幼儿园综合楼,改造主城区老旧供热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修整主城区道路等。

“团场的变化真大,活动场所越来越多,各个连队都通了柏油路,路两旁还安装了路灯,晚上散步很舒心。”红星四场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万喜良感慨地说。

从职工群众的衣食住行到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红星四场骆驿镇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我在幼儿园工作8年了,见证了教室从45平方米变成100平方米,且功能齐全,非常温馨。”红星四场第二幼儿园园长徐莉莉说。

多年来,红星四场骆驿镇大力开展连队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如今,团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两个连队达到“和美连队”标准,12个连队居民区绿化达标,美丽庭院覆盖率达30%。

66年,弹指一挥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红星四场骆驿镇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确立“五大基地”产业定位,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镇。


(陈路娟 王保宏)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