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十三师政务网门户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首页>> 十三师动态>> 专题视频>> 正文
我是兵团人|93岁军垦老兵林祥庆:“守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心里踏实”
来源:兵团第十三师   作者:admin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08-20 19:50:52

编者按: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主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举办的“砥砺奋进七十载 奋楫扬帆新征程——从南泥湾到兵团”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展现当年三五九旅进疆沿线各省区自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的巨大变化,记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砥砺奋进70载的壮丽历程。

1952年获得朝鲜和平万岁抗美援朝纪念章;1953年荣获朝鲜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获朝鲜金星奖;1954年获得朝鲜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并获朝鲜一级国际勋章……

8月17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一间普通民居内,93岁的抗美援朝军垦老兵林祥庆谈起过往一生的传奇经历时,他饱经沧桑的脸上洋溢着动人的荣光。

20岁的他 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

生于1931年的林祥庆,是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人。

自幼家境贫寒的他,12岁时父母双双去世。当时,他最小的妹妹才两岁多。

父母不在了,生活还要继续,家中无房无地,只能一边靠亲戚帮衬着,林祥庆一边四处给别人打零工挣钱,挑炭、编簸箕。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951年5月,20岁的林祥庆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村里乡里都给我们戴上大红花,可光荣了。”

入伍后的林祥庆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64军,并于当年8月入朝作战,而他也成为一名120迫击炮的瞄准手。

“一开始心里还有点害怕的,后来慢慢就好了,大家都卯着劲比赛,看谁瞄得准。”林祥庆说。

行军打仗,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饿着肚皮与敌人拼也是常有的事。

由于敌机的狂轰滥炸,志愿军部队后方的供给运不到前方部队,战士们经常是一把炒面就一把雪吃。最糟糕的是连干净的水都很难喝上。

“河水不能喝,只能扒干净的雪吃,要把胳膊伸进很深的雪底下才能掏到干净的雪。”林祥庆说,让他自豪的是,即使在那艰难的岁月里,中国人民志愿军也没有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

28岁的他 在兵团扎根建设边疆

生在井冈山,成长在延安;转战千万里,扎根东天山。

1949年,有着“红星”之称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六军十六师穿过星星峡,进驻哈密。

哈密地处新疆东部,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素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之称,是新疆的东大门。

进驻新疆东大门后,部分光荣完成战斗使命的官兵就地转业。这支部队所到之地,均留下“红星”的闪闪印记,红星一场、红星二场等团场都以“红星”命名。

而林祥庆也于1959年来到新疆,成为一名军垦战士,开始了“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戍边生涯。

因为小时候读过几年书,林祥庆被分到了当时的红星一牧场(军马总场)扫盲班当文化教员。

1962年2月,林祥庆来到红星二场工作。

“我们刚来的时候,农场什么也没有。大伙儿住的是地窝子,地窝子也要自己挖。”林祥庆说,“戈壁滩上覆盖着厚厚的碱土层,挖建地窝子,要先将干裂得如‘乌龟壳’一般的碱土层挖掉,再向下挖出斜坡,作为地窝子的入口。从斜坡向下,还要挖出一个约两米深的长方形大坑,再就地取材砍些红柳枝作为房梁屋架,屋架上铺上一层芦苇,盖上一层土,地窝子才算基本成型。”

林祥庆回忆,与挖地窝子相比,住在里面更加辛苦。冬天,戈壁滩的温度在零下20多摄氏度,睡在里面冻得直打哆嗦。有时一觉醒来,头发上、眉毛上会结出一层冰花……

93岁的他 守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心里踏实

在红星二场的65年里,林祥庆放过牛羊、喂过猪、打过草垛、种过地,只要组织需要,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当他每每回忆起那些战争岁月时,林祥庆感慨地说:“和我那些牺牲在战场的战友相比,我幸福多了。你看我,有吃有穿,活到这么大岁数,还有啥不知足的。”

林祥庆夫妇一生养育了5个子女,他一直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干,少讲条件,多奉献。

说到激动处,已经93岁高龄的林祥庆唱起了那首熟悉的革命歌曲《南泥湾》,声音响彻屋堂。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在红星二场军垦博物馆展厅内,十六字兵团精神镌刻在展示墙上。林祥庆表示,每每他去了那里,都久久不愿离开

当回忆过往一生的经历时,林祥庆饱含深情地说:“我是一名老兵,守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心里很踏实。”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