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 团场动态 >   正文
青春逐梦柳树泉 返乡书写新答卷
时间:2025-08-27 11:58 来源:第十三师新星市 作者:柳树泉农场

当夏风吹拂十三师柳树泉农场一连的田野,24座日光温室大棚在阳光下泛着亮光。棚内,黄瓜、圣女果、西红柿长势喜人。

这些在年初育苗、夏季上市的有机果蔬,为一连铺就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促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坦途大道。

这条道路的开拓者,正是一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张思敏——一位深深扎根乡土的追梦人。

2011年,大学毕业的张思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手握西安市民营企业抛来的橄榄枝,身边是热恋中的女友,大城市的繁华触手可及。

然而,父亲的一通电话让张思敏陷入沉思,“现在回家乡工作的大学生太少了,你不是说过要为家乡干点事吗?现在就是机会。”

电话那头,父亲的话语朴实有力,让张思敏的思绪瞬间飘回美丽的家乡,脑海中浮现出父母每日在田间劳作、在牛棚忙碌的身影。

2012年8月,张思敏说服女友,踏上返乡之路,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成为柳树泉农场五连的一名政工员,从此开启了扎根基层、服务职工群众的奋斗篇章。

在连队工作的岁月里,张思敏一步一个脚印,从政工员到副连长,从连长再到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他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

因为工作出色,2022年12月,张思敏当选一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张思敏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基层工作多而杂,不能存在畏难情绪,要敢于担当。”

面对新岗位、新挑战,张思敏迅速转变角色,走访每一户家庭,倾听职工群众心声,解决实际难题,他创新工作方法,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党员、联户长、大学生和职工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

在一次走访时,张思敏看到闲置的日光温室大棚,心里萌生了发展设施农业、壮大连队集体经济的想法。

这一想法与时任十三师新星市驻柳树泉农场一连工作队第一书记王革芝的思路不谋而合。

2024年初,在工作队的支持下,张思敏每天早出晚归,带领职工群众试种圣女果和西红柿,半年后,大棚共产各类果蔬60吨,连队及周边500多名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平均每人增收5万多元。

职工卞继祥是受益人之一,他被聘为日光温室大棚管理员,每月4000元的工资。“书记这步路是走对了,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卞继祥感慨地说。

2024年秋天,尝到甜头的张思敏带领职工群众开始种植第二季果蔬,并将品种增加到24种。

职工苏来曼·依沙克跟着张思敏学习种植技术,在张思敏和连队“两委”成员的引导下,他主动承包了3座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圣女果和西红柿,今年一季度,每座棚的净收入达1万元。

“现在势头这么好,我们还要转变经营模式,力争形成一年多季、一季多收的产业发展模式,帮助更多职工群众增收。”看着这片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土地,张思敏谋划着今后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