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师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师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0%,增速排兵团各师市第2位。
8月1日,走进位于新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中能绿源资源清洁高效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抢抓工期,全力推进工程进度。
“一期项目预计今年11月建成投产,我们将采用先进的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把煤炭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实现‘吃干榨净’和清洁生产。”该公司总经理刘辉说。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87亿元,建成后将为师市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新疆大安能源有限公司智控中心,清晰可见一条涵盖矿业、钢铁、煤化工、有色金属、环保新能源五大板块的循环产业链。“通过闭环体系,将煤炭转化为焦炭后,产生的煤焦油、焦炉煤气还能深加工成清洁能源和精细化工产品。”该公司行政部部长郑珂说,这套体系不仅能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还能提升生产效率,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同时,哈密亿乐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提标改造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中。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对现有年产60万吨兰炭项目进行升级,预计今年10月底投产,届时年产能将达120万吨,环保与安全设施全面升级,既能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又能减少排放,从而更好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新疆中科能源科技煤制活性炭及炭化尾气联产液化天然气项目于今年8月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煤炭附加值;淖毛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煤-电-油-气-化-材”产业链持续“延链补链”;新星惠尔绿色科技有限公司荒煤气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有效利用上游煤化工企业副产的荒煤气,生产合成氨和甲醇,实现固碳降碳,年减碳约20万吨,同时为园区企业提供低成本化工原料……
此外,政策引导与科技创新为产业转型注入双重动力。师市设立3000万元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积极落实“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等政策,为企业转型添底气。今年上半年,新星经济技术开发区、淖毛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师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合计达87.7%,双区对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态势显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阵地”作用凸显。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师市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快从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绿色化工转型的步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依托丰富的风光新能源资源,耦合绿电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产业链向精细化工、煤基新材料方向发展。
“我们将积极布局落地绿氢产业,促进绿氢与煤化工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产业‘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打造零碳园区。”师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魏福成说。
(王晓燕)